“想说爱你不容易。”有媒体将“污泥”称为“污水”的孪生兄弟,但污泥相较并不受宠。然而,作为城市污水处理的产物,污泥的污染却鲜有人知道,大多数城市早已“污泥围城”。
城市污泥是污水处理过程的必然产物。公开资料显示,在污水处理的工艺流程中,第一个步骤是将污水引入沉降池将杂物进行沉降,再将剩余的污水通过过滤、渗透等方式进行进一步处理。最终沉降后形成的沉淀物则是污泥。这些污染物体积很大,难以消纳处置,必须经过脱水处理,以减少污泥堆置的占地面积。当然,被污染的水体中,也会有污泥存在。
我国每年到底会产生多少污泥?近年来,我国污水处理率不断提高,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过程中“重水轻泥”的现象也逐渐凸显。据中国环境网报道,公开资料显示,一座日处理污水40万立方米的城市污水处理厂,每天能产生含水率80%左右的脱水污泥400吨,中等以上城市一般建有2座—3座相当规模的污水处理厂,每天可产生近1000吨脱水污泥。以含水率80%计算,全国年污泥总产生量预计到2020年将突破6000万吨。
每天产生的污泥最终去向哪里?结果显示,污泥中经过制造建材、焚烧,制肥,卫生填埋等无害化处置的比例达到了56%,临时处置手段也占比总量的三分之一,其余百分之十几的污泥则不明去向。而从污泥的处理方式来看可以分为三个方向,填埋、焚烧和农业利用。方向确定不等于没有问题,比如填埋埋在哪儿,怎么烧,谁来用?
目前,我国城镇污水处理厂基本实现了污泥的初步减量化,但并未实现污泥的稳定化处理。在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副院长王洪臣看来,“填埋比乱扔好,但是得找到场地;焚烧比填埋好,但是得治理好烟气;农用比焚烧好,但是得严格管理。”此外,虽然有一些污水处理厂建设了污泥稳定化处理设施,但因为没有明确的规范要求和约束性指标考核,运行单位的积极性也不足,导致大部分设施处于闲置状态。
一般来讲,1000吨污水大约会产生1吨左右的污泥。由于污水中的污染物一半以上都会被浓缩到污泥中,所以污泥中含有大量有机物,以及恶臭物质、病原体、重金属和持久性有机物等污染物。未脱水污泥含水率大于90%,初步脱水污泥含水率也高达80%,造成运输成本高、堆放面积大,挤压垃圾填埋场库容,堵塞垃圾渗滤液管等问题。这也是为何中国的垃圾填埋场,不喜欢处理污泥的原因。
由于与日俱增的污泥产生量与污泥处理能力的严重不匹配,污泥如果未经无害化处理,大量被随意外运、简单填埋或堆放,将会对土地及地下水造成二次污染。也正基于此,面对我国当前污泥处理处置的困境,要实现污泥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最大限度减少污泥产生量、提升污泥处理处置能力是当务之急。
从2000年开始,我国已有十余部关于污泥处理的行业政策、文件、标准和技术指南,但大都没有得到有力的执行。不过,即使这样,却掩盖不了污泥处理处置市场的“虚火”。据能源此前报道,“现在的问题不是能不能做,而是怎么做。目前技术已经没有问题了,但是现在业内都没有一种特别有效的商业模式,大家都在摸索,所以我们也只是在观望。”
因而,也有舆论指出,“污泥处理,终端为王”,目前我国在污泥处理处置方面存在的很大问题就是整个处理系统的管道尚未打通。在众多业界资深人士看来,“说一千道一万,污泥问题出在终端处理。”